市面上,总有一小部分人会分不清实木门与实木复合门,感觉长得好像都差不多,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实木门指用实木集成材(实木指接材或实木齿接材)加工而成的木门,门扇门套板材中不含密度板,多层板;而实木复合门就是用不同板材材料制作而成的门,一般都是以实木或实木集成材做门扇框架,以松木,杉木或者进口填充材料做门芯,密度板或多层板做门扇平衡层,然后在平衡层上包覆实木木皮做油漆或者直接打磨喷涂油漆,门套板线为实木集成材或者密度板材。

众所周知,木门易受气候和外力冲击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开裂等情况,但也有些木门刚出厂就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开裂。其中门扇是木门中最容易产生变形的部件,很多消费者也很好奇门扇变形了该如何处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门扇的相关内容。
导致木门变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受潮是最主要的原因,木材的含水率高也是导致木门变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随着使用过程中含水率的降低,木材的内应力才会慢慢显露,最终导致变形、开裂。

由于木材具有干缩湿胀性,随着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会导致木材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在实木复合门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会从产地到加工地,可能会经历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这会导致木材产生变化,在加工前有必要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来减少含水率对木材产生的形变。人造板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重点控制其含水率。
其次是设计结构不合理,木门实际生产中是否按工艺要求制作;胶合剂是否充分固化;运输、摆放是否达到要求;使用场所的环境状况等也是造成木门变形的重要原因。
门扇的结构不对称也会造成变形,即门扇两面的胶层到门扇中心线的距离不一致,因为胶黏剂在固化时会产生应力,若结构不对称会导致力臂的不同,使得门扇产生完全变形。故要求门扇在生产的过程中,饰面材料的厚度、含水率、材料、结构都相同。

实木复合门门扇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材料开料、胶压、四边定尺寸、定厚砂光、封边、雕刻、贴面。
胶压工序与后期出现的变形程度密切相关,需要严格控制涂胶量,涂胶量过少容易导致胶合强度不够、局部开胶的现象;而涂胶量过多,会导致胶层过厚,固化时间过程,胶层容易开裂。因此要选择适合的胶合量。
热压温度也是需要控制的要点,热压温度过低容易使胶层开胶,胶合强度不够;热压温度过高,则热压过后的冷却时间较长,材料容易发生塑性形变。热压过后不能立刻进入下一道工序,需要冷却一段时间,因为胶黏剂没有完全固化而且胶黏剂中含有大量水分,门扇不能直接堆放,这样不利于散热,而且容易出现门扇变形。

冷压工艺会增加胶黏剂的固化时间,木门质量不如热压工艺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材质问题也会导致木门变形,无论是实木门,还是实木复合门都有木质成分,而木头和其他物体一样都有干缩潮胀的特性,木材原木属于天然的,变形程度会比合成材料严重。而且,木门的面积较大,并且固定点少,所以是很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的。

木门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门类产品,门扇是木门基本的组成部分,木门在加工制作以及日常使用保养时要多加注意,以防门扇发生开裂变形。一般来说,如果一樘门一个月后就发现变形,观察2-3个月后木门变形依然没有恢复迹象,基本可认定是质量问题,可要求厂家处理。